1、先说这“南山”,是哪里的南山?可以肯定,不是唐朝人最热衷的长安附近终南山。
2、陶渊明所处的东晋王朝,长安和终南山不归他们管。
(资料图)
3、他所歌唱的《南山南》,在今天的江西庐山。
4、因为他隐居的柴桑县,就在今天的庐山脚下。
5、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出处:归园田居 其三归园田居 其三东晋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6、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。
7、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8、衣沾不足惜,但使愿无违。
9、荒秽(huì):形容词作名词,指豆苗里的杂草。
10、秽:肮脏。
11、荷(hè)锄:扛着锄头。
12、荷,扛着。
13、【大诗兄说】“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
14、”短短十个字,你可能觉得平淡无奇,但是大诗兄告诉你,这里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信息量:先说这“南山”,是哪里的南山?可以肯定,不是唐朝人最热衷的长安附近终南山。
15、陶渊明所处的东晋王朝,长安和终南山不归他们管。
16、他所歌唱的《南山南》,在今天的江西庐山。
17、因为他隐居的柴桑县,就在今天的庐山脚下。
18、我们再说这个“豆”。
19、豆,是中国古代五谷稻、黍、稷、麦、菽中的“菽”,也就是大豆。
20、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,先秦史书《左传》中就有“菽麦不分”的说法,可见种植时间之早。
21、在陶渊明的年代,中国人很可能已经吃上了豆腐、喝上了豆浆。
22、咸菜毛豆?甚好,每日喝粥必备。
23、陶渊明不是当官的料,其实也不是当农民的料。
24、所以,虽然他披星戴月地耕种,“晨兴理荒秽,带月荷锄归”,但实际效果是“草盛豆苗稀”,草长得比豆苗还高!但是,人家在乎的是过程,而不是结果,好不好?“道狭草木长,夕露沾我衣。
25、”多美的意境。
26、白露节气过后,秋天的黎明或者傍晚,你行走在乡野田间,踏着枯黄的野草,裤脚管掠过两旁的蒿草。
27、你听着秋虫的鸣叫,小蚱蜢四处逃散,鹧鸪倏忽从草丛中飞出。
28、你不经意低头一看,鞋子、袜子、裤脚,全部湿透了。
29、秋露早已沾染了你,你并没有察觉。
30、衣服被露水沾湿没关系,我只要过我想过的生活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